联系方式

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D幢1833号

电话:021-67801892

手机:136 7184 3966

E-mail:info@standard-groups.com

网站:http://www.shuzisipo.com/

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>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探析

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探析

葛也称葛藤、葛麻,为多年生豆科藤本植物,有衣食两用之功,其在中国的驯化栽培历史悠久。《本草纲目》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有将葛根磨制成葛粉服用,可起到解热除烦、滋阴补阳之功效。杨庭硕等[1]对葛的研究,主要关注其种植和食用。另外,对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,又存在以贵族服饰丝绸为主的倾向,麻、葛类平民织物的不饰文采与平淡无奇,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。葛衣、葛巾、葛屦在中国服饰史上曾大放异彩,葛韧皮层纤维为平民服饰质料的重要来源。现存葛织物实物的稀缺、相关文献记载的零碎,以及葛在现代纺织利用中的边缘化,民众对葛的利用多停留在其食用和夏季服饰的印象上。基于笔者对传统麻、葛类纺织多年的调查,以及历史文献的引证、现存葛织物与服饰的分析,本文探析中国传统葛纺织技艺,管窥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历史。期待在当下时尚设计元素的介入下,实现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现代意义下的转型。
 
1 中国传统葛纺织技艺
葛取茎秆韧皮层纤维纺织,其纤维性能、纺织技艺同麻类似。葛、麻纤维大分子聚合度、取向度高,属于天然纤维素纤维,但纤维层中含有木质素、胶质等较多的非纤维素物质。葛单纤维的长度不及麻纤维,且手感刚硬,其纺织性能不及麻纤维,在纺织利用上处于边缘状态。在桂林全州东山瑶乡流传有织葛麻布的歌谣:“娘娘呀,娘娘呀!黄花岭上扯葛麻,纺织葛麻织麻布,免得蚊虫把人夹。”瑶乡人把葛称葛麻,归为麻类作物,以葛织造的布也为麻布,用以制作夏天的蚊帐,遗憾的是笔者在当地考察时,没有看到织葛场景。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双林镇还存续有夏布织造技艺,因笔者从事非遗夏布织造技艺传承工作,故经常前往当地考察。当地人将麻、葛织造的布称之为夏布,不过20世纪90年代以后,家葛已从人们生活中淡出,唯丘陵地带还有野生葛生长。当地一位村民从野外扯来葛藤,向笔者展示其纺织技艺。另外,邓敏文[2]曾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竹坪村考察,记录了传统葛纺织技术。
基于中国传统葛纺织存续技艺的考察与相关文献的记载,将传统葛纺织技艺分为采葛、浸葛、煮葛、晒葛、绩葛、织葛六大步骤。
1)采葛,获取原材料。大约在每年5、6月份将葛藤砍下,此时葛藤上枝丫还未生齐,除去藤蔓上枝叶,取其藤。注意葛藤成熟后,难以剥掉其外皮层,且纺织的葛布多色斑。在葛藤还未成熟时,得到的葛纤维断裂强度较低。
2)浸葛,利用微生物脱胶技术去除葛纤维上的一些衍生物,使之变得松散。用刀将藤条刨开成两瓣,再放入水沟、河塘中浸泡5~7 d,葛藤慢慢腐烂,其外面表皮层开始起泡、变松软,即可用手指甲将藤茎外面表皮层剥下来,整理成一段一段的葛条,接着将剥下来葛条捆成小把,晾干。
3)煮葛,由于葛条表皮层粘连着藤骨、胶质等,水煮可以分解掉一部分杂质,得到较为精干的葛缕,达到软化的效果。煮葛可在水中添加石灰、草木灰,使之水呈碱性,软化效果良好。煮葛时将小把的葛条放到大铁锅里水煮,并注意翻动,待看到藤骨脱落,白色的葛纤维缕出现时,即可捞出清洗。诗《国风·周南·葛覃》:“葛是刈是濩,为絺为綌,服之无斁。”《说文解字》:“葛,絺綌草也。”《毛传》:“濩,煮之也。精曰絺,粗曰綌。”春秋时期,华夏先民已知道从葛藤上剥下的韧皮需要用水煮去掉部分杂质,方可得到柔软、细腻的葛缕,进而纺织精细的絺。
4)晒葛,纤维脱色处理。将清洗好的葛缕,放在屋前门后的竹杠上晾晒,遇阳光暴晒时,可洒水,并注意翻面,夜晚不必收回,可接受露水脱胶。经过日晒夜露的葛缕,会变得更加洁白柔软。葛纤维含杂质为黄褐色,经过日晒夜露处理可“白如雪华”,再辅以高超的技艺可织“轻譬蝉翼”的葛布。《初学记·宝器部》:“魏文帝《说诸物》曰:江东葛为可,宁比总绢之繐辈,其白如雪华,轻譬蝉翼。”[3]江东原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属地,其地产葛布“白如雪华,轻譬蝉翼”。
5)绩葛,将纤维排列成细长体,即是现代纺纱程序。绩葛时,先将葛缕放入水中浸泡30 min。变软后,将葛缕用手指甲分劈极细的细丝,接着将两根细丝首尾部分加捻成一根长丝,再挑出另一细丝,采用同样的方法加捻绩接长丝,达到一定的长度后,卷在圆筒上,即为一锭葛纱。为增加葛纱的紧密度和牢度,可以将双丝合并,再用纺车通体加捻揽紧。这样得到葛纱较粗,不易织造细布。绩葛工艺繁琐,需付出巨大的劳力和智力。《广东新语·货语》:“丝缕以针不以手,细入毫芒,视若无有。卷其一端,可以出入笔管。以银条纱衬之,霏微荡漾,有如蜩蝉之翼。”[4]因增城葛布为心灵手巧的女性制作,故称女儿葛,其以针分劈葛缕得到细微如毫芒的葛丝,方可织成薄若蝉翼的葛布,卷成一卷,可以塞入笔筒之中。如此精细的葛布制作服饰,应不输锦绣华服之贵重。
6)织葛,以单综单蹑的夏布腰机织造成经纬线一上一下的平纹布。图1为纯天然的葛缕、葛纱及手工纺织的葛布,由闲云夏布文化传统有限公司提供。
 
2 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形制
在文献和文物基础上,将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基本类型分为葛衣、葛巾、葛屦三大类。葛衣属包裹人体躯干的主服,葛巾属服饰之首服,葛屦属足服的范畴。
 
2.1 葛 衣
以葛布制作的葛衣形制广泛。诗《国风·鄘风·君子偕老》:“瑳兮瑳兮,其之展也,蒙彼绉絺,是绁袢也。”毛传:“絺之靡者为绉。”绉絺,指比絺更精细的葛布。绁袢,夏天穿的白色亵衣,为内衣范畴。绉絺可以为内穿的亵衣,但正式场合絺衣不外穿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振絺綌不入公门,表裘不入公门。”[5]絺綌,统称葛布衣。单穿稀薄的絺綌,而不外加罩衣,会露出人体肌肤轮廓,是为无礼。葛纱刚硬,用其制作的葛布经纬密度低,故葛衣就显得单薄透明。葛布可以制裤,古裤又名绔。绔早期为乐伎、平民所穿着,其方便运动。明代张萱追溯“郁林葛,粤中多产葛,惟郁林州所产者知名久,齐武帝作《估客乐》曲被管弦,乘龙舟游江中,全榜人皆着郁林布作淡黄绔,以舞此曲,即今之郁林葛。”[6]郁林葛,即玉林葛,“唐代,郁林出产的葛布列为贡品,故称贡布”[7]。由于天然纤维纺织品难保存,又葛类服饰的低劣不被人待见,现保存的葛类服饰极其稀罕。孔府文物档案馆现藏有一件明代本色葛袍(图2),身长121 cm,通袖长261 cm。孔府又称衍圣公府,为儒家思想的象征地,孔子后人将朝廷赐服保留下来,现有传世明清服饰6 000件左右,而葛衣仅此一件。
棉花没有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前,麻、葛纤维织物称为布,属较低廉的服饰质料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贾人毋得衣锦、绣、绮、穀、絺、纻、罽,操兵,乘、骑马。”[8]汉代推行“重农抑商”之策,商人不得穿高档织物。锦、绣、绮、穀皆为丝织物,纻为苎麻织物,罽为毛毡类织物。絺,即使是精细的葛织物,也仅排在纻、罽的前面,可见葛的地位远不及丝。《宋史·食货》:“帛之品十:一曰罗,二曰绫,三曰绢,四曰纱,五曰絁,六曰绸,七曰杂折,八曰丝线,九曰绵,十曰布葛。”[9]根据丝织物的织造方式不同,丝织物有不同的称呼,其锦绣华丽多为高档织物。布葛多为不饰文采的平纹布,满足庶民对服饰质料的需求。
服饰是精神文化的载体,穿葛衣展现悠闲自得的精神状态,也有超然于世的隐士之风。唐白居易《夏日作》:“葛衣疏且单,纱帽轻复宽,一衣与一帽,可以过炎天。止于便吾体,何必被罗纨。”葛衣本为低廉之物,文人以葛衣暗示自己的安贫乐道、寂寞以守志的文人气节。苏轼《放鹤亭记》:“黄冠草屦,葛衣而鼓琴。”隐逸者信然自适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。宋代谢逸《卜算子》:“隐几岸乌巾,细葛含风软。”诗人倚着案头,轻推头上乌巾,葛衣被微风拂起,一派悠闲自得的隐者风范。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》:“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,老子旧家风。”钵、瓶为云游四方之人的食饮器。一件冬衣一件夏衣,一钵一瓶过日,足矣。老子言“圣人被褐怀玉”,虽贫穷却不丧心中之“道”,这种不在乎外物的好坏,而注重自身的修养,乃是一种人生的境界,其被辛弃疾提到中华民族家风、国风的地位。
古人有端午节穿葛衣的风俗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,临近酷暑,民间除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外,朝廷也会在这一天赏赐百官端午衣,作为俸禄的一种补充。杜甫任左拾遗时,曾得到唐肃宗端午节赐衣的荣耀。杜甫《端午节赐衣》:“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自天题处湿,当暑著来清。意内称长短,终身荷圣情。”宋代,皇帝仍然会在端午节赐葛。南宋周密《武林旧事·端午》:“端午分赐后妃、诸阁、大珰、近侍,翠叶、五色葵榴、金丝翠扇、真(珍)珠百索、钗符、经筒、香囊、软香龙涎佩带、及紫练、白葛、红蕉之类。大臣贵邸,均被细葛、香罗。”[10]紫练,为染紫色的丝帛;罗,为轻薄有孔的绞经织物;蕉,为芭蕉,其丝可用以纺织。紫练、香罗、白葛、细葛及红焦,皆为夏日消暑服饰面料之良品。从端午衣着中可以一窥古代节令服的特点。清代崇彝《道咸以来朝野杂记》:“衣冠定制,寒暑更换,皆有次序。由隆冬貂衣起……纱衣起于实地纱、芝麻地纱、亮纱、蓝葛纱、黄葛纱,时至三伏矣。”[11]在服饰款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,貂裘、绵、夹、纱罗、葛丝等面料的材质、厚薄不同,因季节时令的气候不同而依次更换。清代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内廷王公大臣至端午时,皆得赐葛纱及画扇”,又换葛纱“每至六月,自暑伏日起,到处暑日止,百官应服万丝帽、黄葛纱袍。”[12]农历六月入伏,酷暑难当时,自是穿葛纱袍褂清爽宜人。故宫博物院馆藏《四执库更换穿戴档》:“四月小满换单袍褂……六月初一换颜色葛纱道褂。”四时应物,衣食依时而作,夏日服饰的丰富多彩,足见古人造物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服饰的博大精深[13]。
 
2.2 葛 巾
葛巾,以葛布制作的头巾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为天子削瓜者,巾以絺;为国君者华之,巾以绤。”周朝削瓜之礼,讲究为天子削瓜成四瓣,裹上细葛布巾呈上;为大臣削瓜成两半,裹上粗葛布巾即可。《晋书·舆服》:“巾,以葛为之,形如帢而横着之。古尊卑共服也。故汉末妖贼以黄为巾,世谓黄巾贼。”[14]古制男子头上的裹巾,早期葛巾颇为流行,且尊卑共服。汉末黄巾起义军以戴黄色的葛巾为标志,史称黄巾军。佩戴巾较冠舒适随意,以葛布做成为葛巾,以细绢制作为缣巾。葛巾多为布衣庶人所戴,而上好的丝帛缣巾则为王公雅士所戴。巾的形态,以汉代幅巾为普遍。《三国志·武帝曹操纪》:“汉末王公,多委王服,以幅巾为雅,是以袁绍、崔钧之徒,虽为将帅,皆着缣巾。”[15]幅巾,即是包头巾,又名巾帻、帕头,长宽同布幅相等。幅巾包裹头发时,从额头处包住头发并往后拢,以带子在后脑勺处系紧,余幅自然下垂。《三国志·蜀书》:“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,将战,宣王戎胡莅事,使人视武侯:(武侯)乘素舆,葛巾、毛扇,指麾三军。”[15]武侯诸葛亮布衣入仕,葛巾、毛扇展现一代名相的儒雅风度。汉末皇权式微,朝廷服饰礼仪制度松弛。“汉中兴,士人皆冠葛巾”,汉末官宦士人不戴冠,以葛巾为雅,后世也称葛巾为汉巾。
文人墨客戴葛巾有儒雅之意,也有崇古尚贤之举。《宋书·隐逸传》:陶潜“郡将候潜,值其酒熟,取头上葛巾漉酒毕,还复著之。”[16]晋代陶潜爱酒,以葛巾漉酒喝,直率洒脱。陶潜为知名隐士,故“葛巾”又指隐者所戴之头巾。唐代李白《戏赠郑溧阳》:“素琴本无弦,洒酒用葛巾。”杜甫《宾至》:“有客过茅宇,呼儿正葛巾。”宋代范成大《次韵厲云卿晚登泮丘亭》:“葛巾羽扇吾身健,雪碗冰瓯子句清。”
 
2.3 葛 屦
古代鞋子名称有舄、履、屐、屩、屦等。舄,复底,底下置木,多为贵重的鞋;履,泛指鞋;屐,以木为底,下有齿;屩,以草茎编织的鞋,单底;屦,以粗麻、葛纱编织的鞋,也为单底。《周礼·天宫》有“掌王及后之服屦”的职位“屦人”之职,负责屦的颜色同王与后穿着的服饰相搭配,从而符合礼仪。
葛屦,即是葛纱制作的鞋子。诗《国风·魏风·葛屦》:“纠纠葛屦,可以履霜?”笺云:“葛屦贱,皮屦贵,魏俗至冬犹葛屦,可用履霜,利其贱也。”正义云:“纠纠为葛屦之状,当为稀疏之貌,故云犹缭缭也。”[17]诗中女奴隶对女主人控诉,哀叹夏天穿的葛屦,怎么能够抵达冬天的寒霜呢?葛屦为单底鞋,适宜夏天穿着。图3为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一双麻屦,现藏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。图3中麻屦双尖翘头,底、里、垫均用麻线编织,鞋面麻布制成。葛屦形制应同其类似。诗《国风·齐风·南山》:“葛屦五两,冠緌双止。”诗人借鞋子、帽子总是成双搭配来运用“兴”的手法,寓意不能将不合适的强捏在一起。葛屦取葛纱编织,其强度大、实用性强,又其材料易得、制作方便,故其在民间较为普及。陆游《东偏小室去日远每为逃暑之地戏作五字》:“渴爱飱浆美,慵便葛屦轻。”葛屦轻便,穿着透气凉爽。明代李昌祺《剪灯馀话·洞天花烛记》:“忽有二使,布袍葛屦,联袂而来。”葛屦延续至明代,一直为下层社会庶民所穿着。
 
3 中国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变迁
3.1 传统葛纺织服饰的起源
葛对气候环境要求不高,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广泛分布,中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葛作物成长的沃土。葛可生长于旷野,也可寄生于坡地、峡谷、林地及田间的小灌木丛中,其野外生存能力极强。
葛是中国早被利用起来的纺织纤维之一。将葛藤蔓茎皮集束搓接起来,包缠腰间,用以携带狩猎的工具,为纺织早形态绳子起源的促发力之一。将葛的藤蔓、枝叶编织起来用以遮挡生殖器,起到保护的作用,保护身体重要部位则是服饰起源的推动力之一。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掘出三块已经炭化了的距今约6 000年的葛纤维织物残片,图4为其中一块,现藏于南京博物馆。其经密约10根/cm,纬密26~28根/cm,采用扭绞加绕环织法编织,花纹有山形、菱形斜纹、回纹。可以推断在新石器时代,华夏先民就开始利用葛布御寒和掩体。
 
3.2 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兴盛
春秋时期,传统葛纺织服饰已达到鼎盛,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证。
1)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广泛性。《古文尚书·周书》:“葛,小人得其叶,以为羹。君子得其材,以为絺綌,以为君子朝廷夏服。”[18]葛在中国古代起到衣食两用之功效。推测当时民众采摘新鲜的葛叶、葛芽,将之当成蔬菜或是熬制羹汤。葛可以为平民之衣,也可为百官之朝服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麻、葛、茧丝、鸟兽之羽毛齿革也,固有余足以衣人矣。”麻苎、葛丝、茧丝、羽毛、兽之牙齿、皮革,为古代纺织原料之源。
2)先民已经将野生葛进行驯化。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王曰‘吴王好肥之离体,吾欲采葛,使女工织细布’……乃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,以作黄丝之布,欲献之。越王乃使大夫种索葛布十万。”[19]春秋吴越争霸之时,因吴王夫差征服越国,越王勾践知吴王夫差喜欢葛布,为讨吴王夫差之欢心,勾践令越国人采葛、种葛、织葛布。越国葛的来源有采集野生的葛藤,也有人工栽培的葛。诗《国风·王风·采葛》:“彼采葛兮,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!”葛田是需要精心呵护,恋人思念采葛女“一日不见”竟有“三月”之感。《诗经》305首诗歌中提到“葛”的有10首,涉及其分布、栽培及利用,间接说明葛在春秋时期与民众的联系紧密。
3)先民种葛织布充当赋税,同时满足自身的穿衣需求。《周礼·掌葛》:“掌葛掌以时征絺绤之材于山农。凡葛征,征草贡之材于泽农,以当邦赋之政令,以权度受之。”周朝设立“掌葛”之职,向民征收葛草、葛布,充当向国家交收的赋税。《墨子·非乐上》:“妇人夙兴夜寐,纺绩织纴,多治麻丝葛绪、捆布縿,此其分事也。”在农耕文明时期,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下,妇女起早贪黑绩麻纱、理葛绪、织布,被认为女子分内之事。春秋时期,丝织业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,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麻、葛仍然是主要的服饰原料。
 
3.3 传统葛纺织服饰的衰落
自汉时,葛的地位开始慢慢下落。汉初,葛还有一定地位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记载汉文帝刘恒“上幸甘泉”,如淳注:“蔡邕曰:天子车驾所至,民臣以为侥幸,故曰幸。见令长三老官属,亲临轩作乐,赐以酒、食、帛、葛、越巾、佩带之属,民爵有级数,或赐田租之半,故因谓之幸。”[8]汉文帝三年五月,匈奴入侵汉属的河套地区,文帝派丞相灌婴抗击匈奴,匈奴退兵,文帝行“幸甘泉”犒赏民臣。汉初百废待兴,国家并不富裕,赏赐葛布给百姓以示皇恩浩荡。汉武帝时,葛的利用并不常见。与汉武帝同时代的江都王刘建骄横奢侈,曾“遗人通越繇王闽侯,遗以锦帛奇珍,繇王闽侯亦遗建荃、葛、珠玑、犀甲、翠羽、蝯、熊奇兽”[8]。刘建欲与越繇王闽侯结好,派人遣送其封地苏浙沪一带的锦帛于繇王闽侯,繇王闽侯也送当地奇珍给江都王作为回礼。闽越属于古百越民族的一支,葛作为闽越王国的特产,在中原地区应是珍稀之物。到东汉穿葛布则有节俭之意。《后汉书·和熹邓皇后纪》:“邓皇后昼省王政,夜则诵读,而患其谬误,惧乖典章,乃博选诸儒刘珍等及博士、议郎、四府掾史五十余人,诣东观雠校传记。事毕奏御,赐葛布各有差。”[20]汉和帝之皇后邓绥,百天处理国事,夜晚读诵古籍诗书,发现其中的谬误,乃请专人校订。完成校订后,并以功能之大小赏赐各等级的葛布。邓皇后服饰车驾崇尚节俭,以葛布作奖赏,显示其赏赐分明,勤俭朴实。杨庭硕等[1]认为:秦灭六国以后,统一全国性的税赋制度,将粟和麦定为全国性的征收主粮,将桑和麻作为赋税的布帛之征,葛类植物及其产品因不在国家统一税赋征收范围内,而导致其慢慢边缘化。
自汉至元以后,葛有蛮荒野草之嫌,葛衣为过时之物。晋代张华《博物志·物性》:“野葛食之杀人;家葛种之,三年不收,后旅生,亦不可食之。”[21]家葛若三年不收,变成野生不可食用。《博物志》多摘录前代书籍内容,内容芜杂丛生包括异物异事、神仙方术等,其史料的价值有待考证。按照当下经验,野葛根也可食用,但葛根属凉性,有脾胃病者、畏寒者不宜长期食用。葛根系发达,能充分吸收土壤中营养物质和水分,造成周围土壤肥力下降,有些地方葛视为田间“恶草”而拔之。李白《黄葛篇》:“黄葛生洛溪,黄花自绵幂。青烟万条长,缭绕几百尺。闺人费素手,采缉作絺綌。缝为绝国衣,远寄日南客。苍梧大火落,暑服莫轻掷。此物虽过时,是妾手中迹。”在唐时葛衣虽作为夏日之衣,仍显得过时。
明清时期,穿葛衣御寒者为极贫之人,夏日葛衣已非富人之。《明史·列传》:“河西佣,不知何许人。建文四年冬,披葛衣行乞金城市中。已至河西,为佣于庄浪鲁氏。取直买羊裘,而以故葛衣覆其上,破缕缕不肯弃。”[22]葛衣乃夏日之服,冬日葛衣当是陷入寒不择衣的窘迫之中。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号为金,又称“后金”,在政权稳居以后,积极推行衣冠之制来维持国家统治,“汗赐以职衔之诸大臣,皆赏戴金顶大凉帽,着华服。诸贝勒之侍卫皆戴菊花顶凉帽,着华服。无职巴牙喇之随侍及无职良民,夏则载菊顶新纱帽,着蓝布或葛布之披领,春秋则着毛青布披领。”[23]后金“地饶山林,田易麻谷”,布多丝少,贵族夏用纱,平民则用葛。康熙之后,官营织造局、民间纺织作坊及家庭手工业的繁盛,夏季的穿着面料已经丰富多样。《阅世编·冠服》:“夏布初用满龙、团龙纱,禁后用官纱、宫纱,既而用素幅秋绢纱,今用广绢、广纱、绒纱、葛纱、巧纱、漏地纱、大概俱尚整矗,虽便服无异于公服也。”[24]
近代,传统葛纺织服饰已经彻底落寂,在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地方特产的形式而存在。清末民初,在广东,雷州“雷葛之精者,百钱一尺,细滑而坚”,潮阳“曰凤葛,以丝为纬,亦名黄丝布”,琼山、澄迈、临登、乐会者“轻而白,曰美人葛”,阳春者“曰春葛”;贵州洪江“女善纺织,棉葛巾布颇精细,多售于市,故有洪州葛之名”[25]。光绪年间《贵县志·土产篇》:“葛布贵县者佳,俗呼为浔州葛。又龙凤葛即郁林葛,南方称佳物,机诞而纵长五六尺然持颇厚重似不甚宜暑。”葛布粗糙者,用以制作衣服勉为其难。民国《川沙县志·物产》:“葛,草荡多,村野亦有之,蔓生二三丈,茎多纤维,可为絺綌。”川沙县位于今上海浦东地区,本是边陲之地,裹挟在近代上海的巨变之中,葛从纺织作物退化为野生植物,可谓命运多舛。传统葛纺织技艺的退化,以及葛纤维在穿着舒适上的局限性,导致民间难觅葛衣身影。一些村民采集野生葛藤用以编织葛绳、葛布袋,偶有心灵手巧者用以葛纱制作背包、褡裢、蚊帐等。图5为古今贤良收藏斋收藏自边疆民族地区的葛布流苏挎包,其长45 cm,宽26.5 cm,包带已损坏,大致为民国时期女子陪嫁品。
 
3.4 传统葛纺织服饰的再生
挖掘中国葛纺织服饰的文明,开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葛衣和饰品,提供服饰多样化的需求,传统葛纺织服饰有其传承的内生驱动力。葛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特种纤维,其可满足当下消费者亲近自然、返璞归真的心理。体会先民造物的智慧,坚持传统手工艺的核心技艺,促进天然手工材料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应用,对传统葛纺织服饰再设计,不仅可以保护葛纺织技艺,还可实现其经济价值。图6为鸟居节子手工编织的葛纱罩衫,笔者2019年拍摄于北京恭王府夏布技艺传承与文化生活展。
 
4 结 语
葛是华夏大地的一种重要农作物,有衣食两用的功能。基于对葛功能的认识,让先民开始有意识地培植野生葛。对葛作物的栽培及纤维的利用,使葛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来源,葛衣、葛巾、葛屦曾领一时之风骚。葛纺织利用在春秋时期已极为普遍,自秦汉葛的地位呈现衰落的迹象,汉以后葛已非重要的服饰原料。种葛、纺葛的衰落,其与葛的特性有直接关系。从葛藤中提取纺织用葛纤维的工序复杂,且葛纤维本身刚硬,不易染色,穿着有刺痒感,其作为服饰用纤维的性能不及丝、棉、毛,甚至比同为韧皮层纤维的黄麻、苎麻差。随着纺织技术的进展与新型纺织纤维的出现,葛纤维慢慢走向边缘化。葛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服饰质料来源,其纺织服饰凝聚着先民造物的智慧和文化的创造力。探索设计符合当代美学的传统纺织葛服饰,可促进其在当下生活中的再生。

 
    标签arclist报错:typeid属性值语法错误,请正确填写栏目ID。